电话:400-9955-880
实战宝典金库君 2023-07-13 09:49
摘要
传统金融学大厦以投资者理性和市场无摩擦假设为地基,构建了有效市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等一系列著名"建筑成果"。然而,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现象不能被传统金融理论所解释。
比如,在股票市场上,小市值公司的股票往往表现出比大市值公司更高的回报率。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不可能通过简单地选择股票而获得超额回报。然而,往往投资于小市值公司的股票通常可以获得超额回报,这暗示了市场未能有效地反映小公司的价值。且传统金融学理论假设市场是具有充分流动性的,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资产而不会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小市值公司股票流动性相对较低,其价格可能更容易受到买卖行为的影响。
类似于以上不能被传统金融学解释的现象比比皆是,标准的传统金融体系虽然有着严密的逻辑,但实证表明仍有一定缺陷,而行为金融学在某些方面弥补了这些缺陷。
以上述现象为例,行为金融学可以对其作出很多解释:
其一,投资者可能因为损失厌恶的心理而对小市值公司的风险溢价有所回避,从而导致这些公司股票被低估,而实际上可能因为小公司在某些领域的创新突破使其股价上涨。
其二,由于认知偏差,部分投资者可能过度关注和重视小公司过去的成功案例,而忽视了相应的风险和挑战,这种过度乐观的心理倾向可能导致投资者高估了公司的价值从而推高了他们的股票价格。
以上只是部分可能的原因,但具体案例还要具体分析。那么,行为金融学到底是什么呢?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行为和市场行为中的非理性因素对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的学科领域。它基于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旨在理解人类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偏差,并将其应用于金融领域。
它弥补了传统金融学基于理性人的假设,认为投资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常常受到情绪、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影响;其次,行为金融学观察到市场中存在定价偏离和非理性波动,表明市场并非始终有效;并且行为金融学强调了投资者情绪、认知偏差和行为模式对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重要性,通过考虑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素,更好地解释了很多现象。
行为金融不仅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还帮助我们审视做决定的原始动机,避免被情绪左右,从而做个理性的投资者,那么行为金融学都在哪些地方为我们填了“坑”呢?
1.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
举个栗子,理财师在给予亏损客户及时止损建议时,往往亏损较多的客户更倾向于保留亏损头寸,希望价格能够反弹,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继续承担亏损,而不是采取理性的行动,这就是损失厌恶。传统金融理论中假设投资者会根据期望回报来作出决策。然而,损失厌恶表明投资者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同等的收益。这与理性人假设中的风险规避程度相悖。
2.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
在理财师服务的客户中肯定有一些非常保守的投资者,宁愿选择存款账户而不是投资于收益性更高,但风险不确定性稍高的现金管理类产品。
传统金融理论中的效用函数假设投资者会根据期望效用来评估不同投资选择。然而,确定性效应表明人们对确定性结果更加重视,而对相同概率的不确定结果给予较低的权重。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的收益,即使概率相同的不确定收益可能带来更高的期望回报。
3.反射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理财师是否有听过自己的客户抱怨:“我买这只基金很久了,他一直在涨,又害怕它跌,所以我昨天为了留存收益就卖了,可是今天涨得更凶了,真后悔!”
传统金融理论中,效用函数假设投资者会根据期望效用来评估不同投资选择。然而,反射效应表明投资者在对待盈利和亏损时表现不一致,倾向于过早出售盈利股票而持有亏损股票。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错失盈利机会,并持有亏损的头寸。
由于投资者非理性变化,很多情况下都会导致金融市场过度反应,理财师应在服务投资者时注意分析其心理,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投资者也应自查,是否在做决策时同样也有过上述心理。
总之,行为金融学在分析投资逻辑核心的基础上弥补了解释市场变化的缺陷,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为金融学的内容,请观看张泽迅老师《您需要了解的投资人心理特征》的课程。
2023上半年已接近尾声,权益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下跌26个,A股主要指数全线飘绿,小编打开APP以为自己打开了健康码。理财师面对此类情况应该更焦虑,该如何回应客户质疑呢?
继去年9月国有六大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引发一轮“低利率潮”后,进入2023年以来至今多地中小银行也多次发布了下调存款利率的公告。
尊敬的会员:
欢迎回到金库网这一全国理财师的网上家园。2021年11月10日,您加入了金库网的会员大家庭,获得了上千门精彩好课的畅学权益,并享有直播课免费参加的特权。